每日分享
几乎还没有人深入研究过人的手势、姿势和其他不明显的身体语言。教师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可以将孩子的各种表达归结为一种图式,以此来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
但是我们得记住,在不同的环境,同一表现形式的意义并不相同,两个孩子做同一件事,其意义也并不一样。此外,尽管儿童“问题”的行为差错都源于同一心理问题,其表现形式却是因人而异的,原因很简单,达到一个目的可以有很多种途径。
我们不能站在通识的角度来判断孩子行为的对错。一个孩子如果行为出现了偏差,那往往是因为他为自己设置了错误的目标,以错误的目标为指向的行为无疑也是错误的。人性奇特之处就在于,尽管真理只有一个,但仍犯错的机会和可能却数不胜数。
视频来源于抖音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视频中这个小女孩上课的时候总是动来动去,不能专注听课,很喜欢做一些小动作,孩子这种行为表现让我们家长和老师感到很头疼和担忧,孩子是得了多动症了吗?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家长的疑惑,但是给孩子定义成多动症后,这个问题更加让孩子和父母们痛苦,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各位家长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待会儿有请我们的沐淳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去谈谈这个问题吗?
家长互动
孩子上课的时候总是喜欢抓前面女同学小辫子,坐在座位上总是喜欢动来动去,要么就喜欢在下面搞小动作。
他很喜欢坐在座位上的时候,把双腿抬着靠在桌子上,要么就喜欢找同桌讲悄悄话,有时还会喜欢偷偷吃零食。
咨询师谈
各位家长中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育儿的经验,希望我的解答能对您有帮助。
多动症的症状包括:缺乏注意力,冲动,身体活动过多并导致学习和社交问题。患多动症的儿童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项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任务上。他们行为冲动,无视社会规则,受到阻挠时会恶狠狠地还击。确诊的条件是:这些症状必须在7岁以前持续出现。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发育行为类疾病,但是家长要注意区分“多动症”与“好动”的区别哦。下面给大家列出了四条标准,以供家长参考。
1、兴趣爱好和注意力
好动贪玩的孩子有兴趣爱好,但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就注意力很集中的。但是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几乎没有兴趣爱好,无论对待任何事情几乎不能注意力集中,坐不住,静不下来。
2、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贪玩的儿童做事经常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比如回家后先看动画片,然后做作业,虽然他看电视很认真,但只要动画片播完,他还是会有意识想做作业,但有时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不想做作业,但家长督促,他还是会做作业的。而多动症的孩子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常是冲动式,杂乱的。他们看动画片好动,做作业好动。
3、自我控制力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能遵守纪律不胡乱吵闹。而多动症儿童则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经常在一些陌生和严肃的场合做出越轨的事情来。他到陌生的地方去,也是不会安静下来的。
4、动作灵活性
贪玩的孩子喜欢玩耍,好奇心强,头脑灵活,反应快,做事很快速,大家觉得贪玩好动的孩子聪明。但是少数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动作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比如扣纽扣、系鞋带动作缓馒,跑步常摔跤,写字、用剪刀动作慢;顽皮的孩子却没有这些运动缺陷。
贪玩、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依然能够在玩耍中获得知识。而多动症的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慢,常常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出行动迟缓。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不确定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倾向,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