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了解感染和抗生素上,家长收藏

在现实生活中,每到流感季节,医院急诊室就充斥着排排坐打点滴的人们,得的是病毒型流感,打的却是针对细菌的抗生素。也经常在看到那些朋友圈劳模在秀医院边打点滴边整理销售报表等等。这样做到底会有什么恶果?如何避免?下面就把外因引起的各种疾病做一下分类,然后再看看如何对症治疗才是正确的。

一,了解外因疾病的分类(感染和过敏反应)

感染: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1、细菌性感染:细菌引起的感染。医院内感染。医院外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如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医院内感染的则多为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氏杆菌、产气杆菌和绿脓杆菌等。偶有难治的不动菌属引起的感染。院外感染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故院外感染容易控制,而院内感染则较难治。一方面由于患者有原发病,抵抗力差,另一方面引起院内感染的细菌往往有耐药性,故不易控制,所以死亡率高。

侵袭类型:皮肤性感染、眼耳鼻喉口感染、胸腔肺部、颅内、腹腔内、泌尿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

2、病毒性感染

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人体的病毒性感染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慢病毒感染。多数情况下的感染呈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不出现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少数为显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症状)。显性感染中多数病毒性感染表现为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多在1~2周内自愈,少数表现为潜伏性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等)和慢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

侵袭类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肝脏感染、皮肤与黏膜感染、眼睛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淋巴系统感染、虫媒病毒感染、

3、真菌性感染

真菌感染(fungalinfection):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真菌约有多个种类。除新型隐球菌和蕈外,医学上有意义的致病性真菌几乎都是霉菌。根据侵犯人体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将致病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真菌性肠炎即属于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肠道即表现为真菌性肠炎,可独立存在如婴儿念珠菌肠炎,或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现之一,如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侵袭分类:浅表感染、皮肤感染、皮下感染、系统性感染。

4、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在宿主的细胞、组织或腔道内寄生,引起一系列的损伤,这不仅见于原虫,蠕虫的成虫,而且也见于移行中的幼虫,他们对宿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夺取营养、机械损伤、毒性物质和抗原物质作用等。

侵袭类型:皮肤、皮下、血液、消化道和各种专门的器官,如大脑、肝脏、眼睛等等。

因为今天主题主要讲外因引起的身体疾病,其中过敏也属于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单独提炼出来说一下。所以有了下面这一条。有机会以后再单独写一篇过敏的内容。

5、外因过敏反应

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源:暨抗原,食物、植物、药物、化学物质、抗生素、异种血清、某些金属、昆虫叮咬等。

侵袭部位:皮肤、皮下、粘膜、血液、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关节、淋巴、其他器官等。

二、对应的各种治疗手段

1,细菌性感染:

(a)全身支持疗法:给予充分营养,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多次小量输血和血浆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b)抗生素治疗:应使用较大剂量。由于肝脓肿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在未确定病原菌之前,可首选对此两种细菌有效的抗菌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抗菌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素。

(c)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单个脓肿,应施行切开引流,病程长的慢性局限性厚壁脓肿,也可行肝叶切除或部分肝切除术。多发性小脓肿不宜行手术治疗,但对其中较大的脓肿,也可行切开引流。

(d)中医中药治疗:多与抗生素和手术治疗配合应用,以清热解毒为主。

2,病毒性感染:

多数病毒性疾病均能自愈,少数严重感染者可致死亡。尚缺乏特效治疗,仍以抗病毒治疗及全身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用抗生素或磺胺治疗无效,一些抗病毒药物如碘脱氧尿嘧啶核苷、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对疱疹病毒感染等有一定疗效。干扰素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三氮唑核苷对某些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金刚烷胺可以预防流感。中草药对减轻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症状、缩短病程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3,真菌性感染:

皮肤的感染常用抗真菌霜剂治疗。很多疗效较好的抗真菌霜剂可不需处方在药店购买。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剂。抗真菌药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女性生殖系霉菌性感染有各种栓剂可用于治疗,如达克宁栓,内服的药品有灰黄霉素、酮康唑等,但是都有副作用,包括肝脏损害,要慎用。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促进皮肤愈合。如果真菌感染部位有渗液,化验是否并发了细菌感染,如是,则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4,寄生虫感染:

一般情况下,寄生在人体皮肤的寄生虫可以药物杀灭,滋生在体内的一些成虫吃药就可驱除,但寄生虫的幼虫一旦进入人体的脑、肝、肺或心脏等处,则很难治疗。因此尽可能以预防为主。

5,过敏:

首先远离过敏源,治疗手段主要是激素治疗、抗态反应药物、变态原疫苗等、抗-IgE单克隆抗体等。

现在重点来了,在以上的说明中,明确的阐释了,只有细菌性感染或者是合并了细菌性感染的病毒性感染,或者是合并细菌真菌的感染,使用抗生素才是有效的。

医院和病患,都在过量过度和无必要的前提下大量使用抗生素,药店的处方药规定也形同虚设,医院处方,也很容易购买到抗生素。

未完待续~

下期分享:抗生素的定义、抗生素的杀伤机制、滥用抗生素对儿童的影响。

DandelionBaby伴随您和宝宝一起成长!

加入蒲公英宝贝社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ingd.com/jyfy/5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