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要做神医不?
神医是啥样的?神医拿起片子来,未见其人已经病情猜到七八分了。作为临床医生,我自认为水平有限,虽然能说出大概方向,但还是要紧密结合临床,生怕猜错了。我最怕的是下级医生问“为什么是这个这个病”,理屈词穷之下只能回答:“你还年轻,看多了你就知道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当中的门道。神医则对着读片灯能说出一大堆的花花来,这一点我是自叹不如的。今天我要谈的是多发性硬化,首先来做几道题目吧。
1.在年的McDonald标准中,视神经的病灶能不能作为病灶计数?
A.可以
B.不可以
2.在年的McDonald标准中,脊髓上不连续的病灶应按照一个病灶计数还是多个病灶计数?
A.一个
B.多个
3.在年的McDonald标准中,颅内多发病灶应按照一个病灶计数还是多个病灶计数?
A.一个
B.多个
答案:B,A,B
解读一:关于病灶计数
年McDonald标准,视神经的病灶,无论单侧或双侧,均不能作为病灶多发/播散计数,即计数为0个。脊髓无论几个不连续病灶,也只能计作一个病灶。脑内病灶则据实计数,有几个计为几个。
4.MS诊断标准中要求病灶需要长轴≥()。
A.3mmB.5mmC.6mmD.9mm
5.硬化斑是()
A.平面概念,为薄片或不规则形状
B.立体概念,多数为球形或椭球型
答案:A,B
解读二:病灶的大小和形态
最初的病理研究即显示MS病灶是一种边界清楚、质地硬或韧的一个结构,硬化斑(plaque或scar)一般不会太大,同时也不会太小,因太小也就很难分辨斑的特征了。所以MS诊断标准中要求病灶有一个长轴大于/等于3mm。实际上,MS病灶长轴以6mm或略大最多见。同时,斑也提示一个立体的概念,病灶类似于球形或椭球形,断面多是圆形或椭圆形。因此,临床上如果多数病灶在主要层面上都表现为薄片状或不规则形,诊断MS则需慎重。
6.MS的病灶多分布在脑室旁,年McDonald标准中对“脑室旁”的定义为:
A.病灶出现在脑室周围,不允许触及脑室壁
B.病灶出现在脑室周围,必须触及脑室壁
C.病灶出现在脑室周围,无所谓触不触及脑室壁
7.MS的病灶也可分布于皮层下,年McDonald标准中对“皮层下”的定义为:
A.病灶出现在皮层下,不允许触及脑皮层
B.病灶出现在皮层下,必须触及脑皮层
C.病灶出现在皮层下,无所谓触不触及脑皮层
答案:B,B
解读三:MS的病灶有“二触及”
值得高度注意的是,脑室旁(periventricular)是个广泛区域,而MS病灶多数紧紧连接于脑室壁,年诊断标准中要求脑室旁病灶要触及(abut)脑室壁,这和其他脑室旁病变,尤其与缺血所致脑室旁病灶不同。皮层下(subcortical)同样是形容一个广泛区域,MS病灶的特点是紧贴皮层,年诊断标准要求病灶触及(abut)皮层,即所谓近皮层病灶(juxtacorticallesion)。
8.以下对黑洞表现表现表述正确的是?
A.T1低信号,FLAIR低信号,无强化
B.T1低信号,FLAIR高信号,无强化
C.T1低信号,FLAIR高信号,有强化
答案:B
解读四:黑洞的解读
真正的可用于MS患者随访和临床试验评估的黑洞,指无强化的T1低信号灶。但其又不同于软化灶,由于有髓鞘再生,一般不出现腔隙(lacunae),即很少出现FLAIR上像软化灶一样的低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急性期病灶/活动性病灶,亦表现为T1低信号,增强后出现强化,治疗后可能会消失,这种病灶不是真正的所谓黑洞,可以称为黑洞样病灶。
考试啦!
病例一
大学同学介绍人来看病,病人中青年男性,因头昏行头颅MRI,报告脱髓鞘病灶,吓得魂不守舍,你会怎么说?(图1)
图1.究竟是缺血灶还是脱髓鞘
解析:患者实际上无特别症状,危险因素为吸烟史,这些病灶一不靠侧脑室,二不靠皮层,因而不符合多发性硬化诊断。
病例二
患者女性,因进行性行走困难两月入院,外院全脊髓磁共振未见异常,但没有进行头颅的影像学检查,入院后头上一照,哎呀妈呀!(图2)
图2.哎呀妈呀!
解析:患者是比较少见的PPMS,影像上可见病灶位于侧脑室周边,病灶长轴垂直于脑室壁,部分病灶和脑室壁接壤。
病例三和四
其中一个人是MS,一人是偏头痛的缺血灶,您分得清吗?
解析:A为27岁确诊MS的男性,头部MRI可见触及皮层的近皮层病灶。B为50岁女性偏头痛患者的头部MRI,皮层下病灶靠近皮层但不触及皮层。
病例五和六
两例都是多发性硬化,其中一例为真正的黑洞,另一例为黑洞样表现,您分得清吗?
解析:A为真的黑洞,为27岁确诊MS的男性,真正的黑洞是不强化的;B为一例23岁确诊MS的女性,可见黑洞样病灶表现:T1低信号、有强化(图中箭头所示),提示病灶为活动性病灶,治疗后病灶可能消失或变为无强化的真正黑洞病灶。
后记
说了这么多估计把你绕晕了,说关键点吧:如果遇到吃不准的病例可医院影像科会诊。
参考文献:
初曙光,等.多发性硬化:正确理解影像术语,选择合适影像检查.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年3月第26卷第2期:77-7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