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谁更严重得从这几个方面

作为隐匿性较强的疾病,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很多时候都没有明显症状。

很多人都是在平时体检中偶然发现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也有人是在饮酒或油腻饮食后出现腹痛才觉察出来。

这里整理了一些发现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之后,患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严重么?

·两者有何不同?

·会不会变成癌?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

·如果手术的话哪种手术方式最好?

接下来咱们一起针对这些问题了解一下。

NO.1

首先,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胆囊结石是指胆囊腔内的结石性病变,

胆囊息肉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

胆囊结石本身并没有特别致命的危险,但是通常结石可能会引起胆囊炎、胆管炎、甚至相当危险的胰腺炎。

典型的胆囊多发结石

而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正是孕育肿瘤的温床,因此对于胆囊结石我们也需要足够重视,定期的复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给予治疗。

而胆囊息肉大多数是良性的疾病,但是1.0cm以上的息肉则具有癌变的风险。

换句话说,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如果超声报告提示胆囊息肉小于1.0cm的话,其恶变的几率非常非常之低,基本上可以放宽心情,不必焦虑担忧。

而对于大于1.0cm的病灶,则需要提高警惕,尽快决定下一步的治疗,以避免贻误病情。

NO.2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到底严不严重。

胆囊息肉的概念其实本身也包括了一些早期癌变的病灶。

其中肿瘤性息肉(主要为腺瘤)是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当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0cm时,癌变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大于2.0cm时,几乎可以直接认为就是恶性肿瘤。

在非肿瘤性息肉中,胆囊腺肌症被视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3%-10%。

50-70%的胆囊癌会合并胆囊结石,但是在胆石症患者中仅有1.5%-6.3%会出现胆囊癌,有研究显示胆结石患者的胆囊癌发病率为无结石患者高7倍。

成功保胆取石的患者

另外结石越大,发生胆囊癌的风险也越大,结石的直径大于3.0cm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要比1.0cm以下者高出10倍。

以上可见,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是否严重,需要从具体疾病分型、大小、增速等多个方面来衡量。

NO.3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

对于胆囊结石: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建议尽早行保胆取石处理,避免小结石进入胆总管继发胆总管结石,出现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

●对于老年患者,考虑到年纪进一步增加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因此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的手术治疗;

●针对具有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cm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无论是否存在症状均可行手术治疗;

保胆取石手术中......

●胆囊结石引起临床症状,影响工作、生活,或者既往出现过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发作的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

●胆囊丧失功能,瓷化胆囊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对于胆囊息肉:

●对于多发、小于0.6cm、有蒂的息肉,如果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可以考虑6-12个月定期复查即可。

●对于单发,小于0.6cm息肉,也可3-6个月定期复查,若息肉有增大趋势,或引起临床症状,也可以考虑手术。

●息肉大于1.0cm,或者引起明显症状影响工作生活,可选择进行手术治疗。

●伴有宽基底、年龄大于50岁、合并胆囊结石、病变快速增大等胆囊癌特征因素的患者,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NO.4

当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时,如何选择手术方式。

此时需要遵循2个原则:

胆囊功能良好者则保胆手术治疗;胆囊已无功能者行切胆手术治疗。

黄厚秋教授叮嘱患者出院后饮食禁忌

胆囊作为参与消化的重要免疫器官,自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为了尽量保证患者术后的正常生活、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在胆囊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可行保胆取石或保胆取息肉治疗。

如果胆囊已无功能,或功能太弱已无保胆必要,则行胆囊切除术治疗。

充分尊重患者意愿。

Theend

总而言之,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虽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都需要积极复查、达到手术指征时需要积极手术治疗。

文案:Nicolas·£编辑:青木长生图片:青木长生责编:CathyTang往期精彩1、速看!保胆取石术后,多久可以恢复正常饮食2、胆结石患者能吃鸡蛋、豆腐吗?这份饮食指南快收好3、邵阳女子听信土方治胆结石,结果……取结石,到京石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ingd.com/jyys/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