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类风湿关节炎会累及全身所有关节,但除了会引起全身关节的破坏外,还会造成多器官损伤,包括肺脏、血液、心脏、胃肠道、肾脏、内分泌、神经、皮肤、口腔、眼睛等等。严重的关节以外病变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会要了性命,成为导致少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关节以外的,复杂、重叠而又多变,极其需要重视的全身性症状吧。
1、类风湿结节这是较为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可简单地理解为皮下硬硬的小疙瘩,小如芝麻,大如花生米,可分布在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处,如肘部、膝部、跟腱、手指等,按压时不会感觉疼痛。类风湿结节能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值得注意,还可发生在几乎所有的脏器上。
2、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各类血管,其中以中、小动脉受累更为常见。因侵犯的血管不同,症状也轻重不一。当出现血管炎的表现,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当侵犯指(趾)端的小血管,可在相应的皮肤处出现瘀斑、紫癜,少数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呈手指或足趾干性坏疽;如侵犯眼部,则出现巩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会影响视力,严重时可造成视力障碍。
3、肺受累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肺部受累的情况很常见。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肺受累可为该病的首发症状。肺受累较常见以下五种病变:类风湿胸膜炎、肺内类风湿结节、类风湿尘肺、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这五种疾病可单独存在,也可并行存在。
类风湿关节炎和肺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关节炎影响活动,但肺部病变甚至影响生命,因此我们一定要警示肺的损害,对类风湿患者定期进行肺部相关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尽早发现病变,及时给予治疗。
生活小贴士:在生活起居上,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有条件在空气清新处做深呼吸,锻炼肺的功能;尽量避免感冒,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4、心脏受累心包炎是类风湿关节炎出现心脏受累的最常见表现,可发生于类风湿关节炎病程的任何阶段,但更多见于伴有类风湿结节、血管炎、类风湿因子阳性及病情活动者。虽然,多数患者无相关临床表现,但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约有30%的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但是由于心脏病变进展比较缓慢,所以临床表现较少或较隐匿。
5、肾损害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很少引发肾损伤,只有当它引起很严重的血管炎或合并淀粉样变时,才会进一步累及肾。当出现蛋白尿时,要考虑肾出现淀粉样变的可能。
6、神经系统损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之所以出现神经系统病变,主要是因为神经受压。并且,相应关节的滑膜炎越严重,受压的周围神经病变也就越重。如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压时,可出现腕管综合征,表现为第1、2、3指及第4指桡侧麻木、刺痛,最后可发生大鱼际肌的无力和萎缩。
7、贫血类风湿关节炎可引起患者贫血,其中多数是慢性病贫血,单纯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等药物会效果不佳。因为这种贫血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铁代谢异常有关,且贫血程度和本病的病情活动度相关,往往关节的炎症程度越高,贫血越严重。
所以,贫血的纠正有赖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控制。
8、干燥综合征30%~4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的各个时期均可出现干燥综合征。眼干、口干是干燥综合征的最明显的表现。眼干最常见的眼部表现为干燥性结膜、角膜病变;口干表现为唾液分泌量减少。
总结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多样,除了关节以外,患者往往全身都会受到牵连。因此,学习认识关节外症状,日常多留意病情变化,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将这些关节外症状危害扼杀在萌芽状态。
文章编辑:徐延卉疾病管理师
文章来源:
摘自《类风湿关节炎看名医》(中山大学出版社,主编:戴冽中医院)
中山二院风湿科推荐的相关科普文章:
风湿患者实用疫苗接种攻略
招募令!招募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足跟疼痛难忍、步行困难?——你可能患了足底筋膜炎
流感期间,风湿病患者应该怎样做?
初识类风湿关节炎
教你学习5节锻炼操,缓解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院风湿免疫科
专家介绍
▼风湿免疫科主任:
戴冽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医科教学督导,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会痛风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药学会风湿免疫用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成人斯蒂尔病及各种血管炎等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关节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郑东辉
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风湿与关节康复分会委员。
从事医疗临床工作20多年,对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危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包括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疑难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不明原因发热、复发性多软骨炎等疑难、少见病。
莫颖倩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中医院“逸仙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助。长期从事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及疑难罕见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获奖。时任广东省药学会风湿免疫用药专家委员会秘书、广州市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风湿免疫科专家:
韦秀宁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医学硕士。从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多年,研究成果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4篇论文,在年全国风湿病年会上发言及国外学术会议做壁报交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李谦华
主治医师
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医师,年获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痛风的诊治,毕业后留院工作。擅长治疗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等常见风湿免疫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3篇,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年会壁报交流2篇,主持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梁锦坚
主治医师
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中山大学届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留我院内科工作,年起从事风湿免疫专科工作,擅长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多篇,参与多项教学等风湿科课题,多次在教学比赛中获奖,年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
陈乐锋
医师
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医师,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类风湿关节炎、IgG4相关性疾病。
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IgG4相关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常见风湿免疫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