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面对面,健康在身边
第8期
经国务院批复,自年起,每年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
从今天起我们的医生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在这里祝愿所有的医生们“节日快乐”!
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不仅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还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引发儿童多动症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很多。为了使大家对多动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有意识的预防与治疗,这一期的健康大讲堂我们医院儿科主任杨建红教授带您全方面解读小儿多动症,让您及早发现孩子的多动症状,及早的寻求专业的治疗,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医院儿科主任杨建红教授
(视频较长,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本期大讲堂中杨建红教授就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病因病机、多动症临床表现、多动症诊断要点、多动症预防调护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小编整理出的对大家帮助比较大的几块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或伴有学习困难和心理异常,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
14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约为3%~5%,半数患儿<4岁起病,男孩发病较多,男∶女为4~9∶1,1/3以上患儿伴有学习困难和心理异常。
多动症具有发育特点,学龄前和学龄期显著,随小儿成熟而趋好转,少年期多无症状,但注意力不集中却可持续存在。
多动症病因病机
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护养不当、外伤、病后、情志失调等,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阴失内守,阳躁于外。
遗传因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脑损伤:脑损伤、神经递质缺陷(儿童心理行为成熟或延期发育和神经递质的缺陷有关系)、铅中毒(铅中毒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脾气坏等)
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沟通交流的方式。
多动症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活动过度:做事没有长性
2、注意力难以集中:注意力只有10分钟左右
3、情绪表现:情绪不稳、人性冲动、易激惹
4、学习困难:成绩不突出,写字漏行漏字,翻书跳页
5、感知觉障碍:视觉障碍(分不清物体的主次),听觉障碍(辨音困难)
6、语言障碍:朗诵困难、拼音困难
7、神经系统协调困难:共济协调运动不良、手眼、手脚、肢体活动的不协调。
8、神经运动障碍:精细运动笨拙、翻手试验阳性、轻度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不对称
多动症诊断要点
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Ⅳ版)》(DSM-IV)标准,诊断要点如下:
注意力项
多动项
易受外来影响而激动
无监督时难以有始有终完成任务
难于持久性集中注意(作业、游戏)
听不进别人在说什么
经常丢失生活及学校用品
在学校课堂注意力分散、成绩不佳
不能组织达到一定目的的活动
一事未完又做另一事
在教室常常离开座位
常未加思考即开始行动
集体活动中常不按次序
常在问题未说完时即抢答
难于安静地玩耍
作出过分行动,如爬高、乱跑
参与危险活动
坐立不安、动手动脚
常干扰别人
说话过多
一、临床表现必须至少具备以上2项中的各4种表现,或某一项的8种表现。
二、病程在6个月以上。
三、起病年龄早(小于7岁)。
多动症预防调护
1预防
1、避免近亲及与有精神分裂症、癫痫及成年轻微脑功能障碍结婚。
2、适龄结婚,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保证孕母休息、营养、心情舒畅。
3、避免早产、难产、窒息。
4、注意防止小儿脑外伤、中毒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调护
(1)帮助患儿树立信心,磨练意志,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心理指导。
(2)加强管理,及时疏导,谨防攻击性、破坏性、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3)西药治疗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停药。
温馨提示
儿童多动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治,到成年期百分之七十五患者至少患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中的一种,百分之三十三患者有两种以上共患病。如果发现孩子患了多动症,一定不要轻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