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症患者在就医时,医生会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这个病单靠医药治疗难以完全控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支持、锻炼,对预防病情复发和加重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功能锻炼,每个患者的处理方式不同,有些患者遵医嘱锻炼,有些患者则会自己琢磨。今天再来看看另外两种颇有争议的运动——爬行和倒走。
有人说爬行和倒走对腰突症的治疗有益,可也有人说,爬行和倒走如果不留意,可能会导致患者提前面临手术,哪种说法是对的?患者又该留意什么?
爬行的好处和坏处以及腰突症该不该爬行?
爬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个“有意思”的说法,说因为人是直立行走的,所以才会患腰突症,而像猫狗这些动物,四肢爬行就不会有腰突,所以,腰突了只要多爬行,说不定就把腰突爬没了。猫狗会不会腰突我们先不管,但人类直立行走这么多年,身体结构早已适应了直立行走的模式,如果盲目扭转,也许腰突的症状缓解了,但您考虑过髋、膝、肩其他关节的感受吗?
爬行对腰有好处吗?
有的,但有限制。爬行对腰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锻炼腰腹部核心肌肉,从而增加腰椎的稳定性。但这种锻炼效果,可以找到许多更安全的锻炼方法来替代。所以,爬行就好比日常饮食中穿插的一份甜品大餐,偶然吃心旷神怡,天天吃身体受不了。
爬行如果姿势不正确,或者运动量过大,腰突症患者会越爬越突出、越爬越疼,提前面临手术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医生,不建议腰突症患者轻易尝试爬行,因为姿势正确这件事,首先就很难做到。患者很难根据腰突的位置,来调整恰好不会加重压迫的爬行姿势,而盲目爬行,什么蜥蜴爬、蝎子爬、虫子爬,搞不好就会加重了突出和压迫,让症状恶化。
此外,爬行能达到的锻炼效果,咱们完全可以用更安全的方法来实现,比如剪刀脚、平板支撑等,在不屈曲腰椎的前提下,就实现了腰腹部深层肌肉的强化,岂不更美?
所以,爬行不是腰突症患者功能锻炼的必选项,腰突症患者、腰椎失稳的患者、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脊柱侧弯患者,都要谨慎行之,收益不大,风险太高!
倒走的好处和坏处及腰突症患者该不该倒走?
在公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老大爷、老大妈练习倒走,动作熟练的,感觉比顺走还利索。
倒走有好处吗?
倒走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身体的平衡性,对老年人来讲,身体平衡性提高能预防跌倒,而跌倒的危害是致命了,因此倒走的好处也就格外突出。除此之外,倒走的过程中,大脑处于时刻运算阶段,也有提高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倒走的过程中,也能放松腰部、挺直肩背部,对这些关节也有好处。
看到这里你也能猜到,倒走对腰突症患者有一定好处,但整个过程中针对腰部的锻炼是很少的,要说对腰突症病情有很大帮助,那就是夸大其词了。而且,倒走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如果倒走的速度过快,倒走练习的路面不平整,那就容易发生摔倒。另外,存在足跟疾患的人(如拇外翻或扁平足患者),高龄的人(协调性差或存在心血管疾病),都不宜倒走,因为发生损伤或摔倒的风险较大。
腰突症患者可以适当尝试倒走,尽管对腰部的针对性锻炼效果较小,但增加身体平衡性对健康也是有较大益处的,当然首先要做好安全保障,练习倒走的地方要宽阔无障碍,走的过程中别扭身回头,一开始要走得慢一点。练习倒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促进患者养成锻炼的习惯,练习倒走容易产生成就感,让患者把身心放到室外运动上,而不是在室内久坐,这一点就很有意义了!
无论是爬行还是倒走,对于腰突症患者来讲,都是一种辅助性锻炼,甚至不算是具有针对性的锻炼,因此患者要理性对待。有些患者说,自己就是通过这两种锻炼减轻了症状,可能有这些原因在帮忙:①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很轻,周围组织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压迫;②患者也许只是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并不是真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③倒走和爬行只是表面原因,真正原因是患者改变了久坐弯腰等不良习惯。
对于明确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们不建议自我练习爬行,应该循序渐进地练习剪刀腿、平板支撑等无屈曲动作的腰背部锻炼。可以尝试倒走锻炼,但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腰突症患者应该及早就医,明确病情,接受正确、规范的治疗,同时在生活中做好功能锻炼、行动支持等基础治疗,才能让腰突症好得快,并有效减少复发。
皖北总院风湿免疫科
科室简介
皖北总院风湿免疫科经十余年发展,在诊治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开展科目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各种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儿童慢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硬皮病、骨质疏松、银屑病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等。采用综合治疗、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及生物制剂治疗,使风湿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和临床缓解率达95%以上。年门诊量达人以上。
健康热线
-
出行建议
市内可乘坐9#、12#、17#路公交车至
皖北总院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