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虾惹祸厦门11岁少年腿部被虾刺伤皮肤

东南网8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李方芳通讯员田丽红)海鲜是市民餐桌上一道道美食的来源,尤其是住在沿海城市的人们对海鲜更是别具一番情感。然而美味的海鲜中却深藏“无声杀手”,常常让人伤得措手不及。

海虾扎破腿花季少年皮肤溃烂

近日,11岁小学生阿喜与父亲从超市购买了鲜虾,在回家的路途中阿喜的右小腿不慎被提在手上的虾刺伤后流血,但是孩子和父亲都没有引起重视,并没有进行特殊处理。3天后,阿喜被虾刺破的皮肤处出现了明显的瘙痒、红肿,还有不少水疱形成,甚至有小部分皮肤出现了破溃。阿喜又痛又怕,吓得哭个不停,他的父母赶紧将孩子医院就诊。门诊药物治疗后,阿喜的症状还是未见好转,医院血液风湿科。该科室董志高主任医师经过细致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考虑很可能是海洋弧菌感染,针对性给予抗感染治疗后,阿喜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这种情况应该庆幸家长及时带孩子来就诊,这几年因为海洋弧菌感染的患者不少,有些严重的需要截肢甚至生命垂危,相当危险。”医生说,如果没能及时求医,难以想象这个11岁少年会面对什么样的境况。

生吃海鲜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所谓的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在海岸环境中自由生活的细菌,它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海鲜等食源性创伤弧菌感染;另一种感染途径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会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继而发生败血症。而沿海地区的人因为有生吃海鲜的习惯,这也增加了患病的几率。

血液科陈旭艳主任介绍,预防海洋弧菌,记得在处理海鲜时要戴上手套,如若被螃蟹夹破了手,或被鱼虾刺破了皮,千万别觉得伤口小或者没出血而没事,要及时用酒精或碘伏清洗消毒,在伤口未愈合前不能碰水;如果出现局部的红肿,医院就诊。

有皮肤黏膜破损或外伤者尽量避免接触海水,高危人群一旦发现自己的双腿出现红肿、疼痛、淤青起斑等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医院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ingd.com/jyzz/10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