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阿兰跟我聊天,她说最近很苦恼,怀疑自己家小孩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阿兰的孩子叫小强,今年8岁,读小学二年级,据老师反馈,小强属于活泼好动型,上课容易开小差,喜欢跟其他小朋友闹着玩。
最近,疫情原因,在家上网课,阿兰发现小强上网课的时候总是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听一会儿课程,就想玩一玩其他的。
那么,小强真的得了多动症吗?
我们今天就简单聊一聊儿童多动症这个话题。
1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全称叫做“注意缺失多动障碍”,英文表达为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即我们所说的ADHD。
从字面意义可以看出,多动症和孩子的注意力缺乏有关,并且,表现为活动过多。
一般情况下,多动症在7岁之前就会表现出来,8~9岁是发病的高峰期。据调查,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大概是5.7%,其中,男孩的发病率大于女孩发病率,城市发病率大于农村发病率。
多动症有以下6大特征:
1注意涣散可以说,这是多动症儿童的最突出特征。
这类小孩,一般情况下比同龄小孩缺乏专注力,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分心。比如说坐在教室里面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地方。即使是他喜欢的图画书、喜欢的游戏,注意力也只能集中很短时间。
总之,他们干什么事情都是半途而废。
2活动过度多动症儿童在大人看来好像有永远消耗不完的精力。
研究发现,有些小孩在还是小BB的时候就有过度活动的特点,比如说很爱哭闹、难以入睡、平常老是翻箱倒柜等等。
这类小孩长大读书之后很难安静听课,上课的时候会经常做小动作,比如摇椅子、敲桌子、撕纸条、拉扯同学的衣服等等。甚至,那些严重的会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根本就坐不住。
3情绪不稳一般情况下,多动症儿童很容易冲动任性,高兴的时候就手舞足蹈,不高兴的时候就大喊大叫,甚至还会咬人踢人。
这种小孩遇到事情的时候不会考虑后果,经常是先行动后思维。当然,他们并不是故意要捣乱,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考虑行为后果。他们甚至知道该上课要好好听讲,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可以说,多动症儿童往往是伤人又伤己。
4学习困难多动症的小孩一般情况下很难安心听讲、做作业,他们更是没有办法去静心地应付考试。所以,他们经常会功课非常的差劲儿,学业成绩一般情况下是不及格或者是忽上忽下。
5行为问题因为多动症儿童非常好动且冲动,所以,往往会有一些适应不良的现象,比如在课堂上经常会插嘴、开玩笑、招惹别人等等。
可是,这些行为不良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小孩品行不良,而仅仅是由于他们实在是不能控制自己。
6动作失调有一半的多动症儿童都会有动作失调的情况,比如说他们很难学会骑自行车。即使像做体操这么简单的运动,他们也很难做到肢体协调、动作到位。
在上面这6个症状中,其中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和情绪不稳是多动症的三大核心症状。
2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多动症?虽然,现在医疗水平已经很发达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多疾病仍然没有找到确切的病因。比如,我们今天聊的多动症仍旧病因不明。
根据多年的研究,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多动症的病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系。
1生理与遗传许多研究者发现,多动症有很强的家族聚集倾向。比如,多动症儿童的同胞患病率为65%,而正常儿童的同胞患病率仅仅只有9%。另外,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
除了遗传方面因素之外,科学家还发现多动症可能与大脑脑干网状结构上的激活系统相关。
据统计,大约有85%的儿童多动症是由轻微脑组织器质性损伤所导致。
2饮食与环境研究表明,铅中毒或者是摄入含铅量较多的食品,都会引发儿童的多动症。
现在社会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加重,人们吸收铅的比例越来越高。日常生活中,尽量防止孩子与铅污染接触。常见的铅污染有汽车尾气、油漆、塑料玩具以及其他的化学物品等等。
除了铅之外,小孩子生活中的过度刺激也会引发多动症,比如说噪音、频繁的争吵等等。
3家庭与教育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5%以上的多动症儿童家教过严。
过多的批评指责,甚至体罚,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孩子缺乏安全感,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以至于引发儿童多动症。
所以,这种暴力式的家庭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另外,早期智力开发过度或者是教育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孩子的多动症。因此,早期教育要有度、有质。
3孩子确诊了多动症怎么办多动症儿童患病率比较高,影响也很广泛。同时,仅仅有一部分多动症儿童可以自愈,而大多数儿童的症状可能会延续到成年。对于多动症的儿童一定要进行治疗,并且,越早越好。有研究表明,多动症的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与愈后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目前,对于多动症的治疗,主要采用教育指导、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只有那些非常严重的多动症儿童,才有必要采用药物治疗。因为,药物治疗只是会起到一时的作用,一旦停药,症状就会马上重新出现。并且,药物治疗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心慌、失眠、反胃等等。
2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只要家长熟悉孩子的饮食禁忌,协助孩子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那么,治疗效果都还算理想。
3教育指导与心理治疗对于多动症儿童来说,教育指导和心理治疗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操作起来最难的方法。因为,这需要家长、学校、专业人士与孩子的共同努力。
END
智小慧说一切疾病的诊断都是严谨科学的,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当然,如果孩子有多动症倾向,也不要马虎大意。
如需诊断治疗,请带孩子到专业医疗、心理机构。
七年之养智小慧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