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心学低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I术后

北京手足癣正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10.html

本期作者简介

薛奇,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相关研究,主持省自然基金1项,卫生厅课题1项,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赵嫣,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医院心内科。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和研究10余年,积极推动心力衰竭规范化诊治;主持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已通过验收,并获得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发表SCI论文多篇;年赴日本大阪大学附属病院循环器内科临床研修2月;年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选拔医院心衰中心临床研修3月。

TAVI手术目前已经广泛开展,而且适应证越来越广,既往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患,适用于外科手术中高风险的患者。但是最新研究发现低危AS患者,TAVI的近期和中期效果也不劣于甚至优于外科手术。因此美国FDA已经批准低危AS患者也可以作为TAVI的适应证。但是长期预后如何,目前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近期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杂志的NOTION研究是一项随机非双盲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低危AS患者TAVI对比SAVR的长期预后。研究入选了例低危AS患者,1:1随机分配到TAVI组(n=)和SAVR组(n=)。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平均年龄79.1±4.8岁,平均STS评分为3.0±1.7%。经过8年随访,TAVI组和SAVR组全因死亡风险未见统计学差异,(51.8%vs.52.6%,P=0.90;HR0.98,95%CI0.71–1.36),见图1。另外,心血管病死亡、中风、心肌梗死的风险也无明显差别,具体见表1。

全因死亡、中风、心梗的复合终点风险也未见统计学差异,见图2。

心超随访发现,TAVI组相较于SAVR组,有更大的有效瓣口面积和更低的压差,见图3。8年随访,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52±8.0%vs54±8.2%,P=0.14)。

瓣膜损毁(structuralvalvedeterioration,SVD),TAVI要低于SAVR(13.9%vs28.3%,P=0.),见图4。生物瓣衰败发生风险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见图5。

结论:低危症状性严重过AS患者,长期预后TAVI组和SAVR组无明显差异,而且生物瓣功能障碍TAVI的发生率更低。

之江心学评述:迄今为止,比较TAVI与SAVR的随机临床研究的可用长期数据仅限于5年的随访,TAVI后的全因死亡率为46.0-67.8%,SAVR后为42.1-62.4%。NOTION研究8年随访表明,症状性严重AS但手术风险低危患者TAVI和SAVR相比,全因死亡、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风险没有显着差异。这是TAVI或SAVR的患者人群中报告时间最长的随访。

尽管与SAVR相比,TAVI后的短期和中期结果较有利,但人们对与TAVI术后相关的一些问题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仍存担心。TAVI后传导异常,包括左束支阻滞或需要永久性起搏的风险仍高于SAVR。与没有传导异常的TAVI患者相比,已发现传导异常会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的风险。在本研究中,TAVI和SAVR患者在随访8年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相似,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尽管TAVI后30天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比无永久性起搏器患者的死亡率高。

BVF的风险,包括主动脉瓣再次干预的风险,以及每年超声心动图评估的严重血流动力学SVD的发展,在8年随访后接受TAVI或SAVR的患者中较低且相似。尽管甚至需要更长期的数据,但本研究的发现使TAVI可以扩展到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

参考文献

TroelsH?jsgaardJ?rgensen,HansGustavH?rstedThyregod,NikolajIhlemann,etal.Eight-year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ingd.com/jyzz/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