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例死亡报道警惕PD1免疫引起的神经肌

PD1/PDL1药物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日渐广泛,药物的毒副管理成为每一位临床医生必修科目。免疫药物激发自身的免疫细胞杀伤肿瘤,不似传统放化的直接破坏,整体不良反应较为温和,按照经典临床研究数据显示,3-4级的不良反应维持在10%左右,相比化疗基本都在40%以上,以乏力、皮疹、消化道反应为主。在昨天的问卷调查中我们也看到,使用过免疫药物的患者对该类药物的安全性还是非常认可的。但是事无完备。由于体内激活的T细胞攻击力增强,在某些意外的情况下,这位愤怒的警察也可能会攻击自身组织细胞,也就形成了身体各类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波及范围意想不到的广,常见的包括内分泌腺体炎、肺炎、肠炎、肝炎等。相信这类自身免疫性炎症也是目前国内医生使用起来最担心的地方。最近,我们接触到多例患者出现使用后肌痛明显、肌无力甚至存在吞咽困难的案例。所以今天为大家聊聊PD1使用引起的神经肌肉毒性,也可致命,死亡率不低,请临床慎重对待。

1.案例一:使用K药1周期用药后出现致死性重症肌无力

一名63岁的白人男性,因右眼睑下垂、浮肿、视力模糊、行走时气短入院治疗,详细问诊后发现患者有高血压、骨关节炎、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病史,并有右侧头皮恶性黑色素瘤Ⅳ期伴肝、脑转移。家庭用药治疗方案为氯沙坦mg,美洛昔康15mg,坦索洛辛0.4mg,均每日一次。患者在入院前九周接受过放射治疗,并在入院前两周接受首剂K药(派姆单抗)。除此之外,未接受其他治疗。

入院时的体格检查发现有轻度右上睑下垂、眶周水肿并伴有轻度红斑。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无异常发现,头部MRI较前无异常发现;胸部X线检查显示心脏肿大,并有少量的左胸腔积液;实验室检验发现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为10,单位/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单位/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单位/升,肌钙蛋白1.ng/mL,白细胞计数为18.5*10^3/mcL,其他均正常。随后接受吡斯的明(mg,每6h)、泼尼松(60mg,每天)治疗肌炎,并予头孢曲松(1g,每24h)抗感染。

住院第二天,患者病情加重:面部肌肉逐渐松弛,双侧上睑下垂,呼吸困难,随后送往重症监护病房,不幸的是,虽然进行了无创正压通气,但呼吸衰竭还是出现了,从第二天至第六天开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剂量为每天40克,一共持续了5天。第六天开始强的松更换为甲强龙(1g,每天)。

住院一周后,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乙酰胆碱受体调节剂抗体阳性,抗Mu-SK抗体阴性,结合免疫抑制剂K药的用药史,诊断为pd-1抑制剂诱导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合并肌炎。呼吸衰竭逐渐加重,患者被迫接受气管插管改善通气和血浆置换。

在进行吡斯的明(mg,每6h)治疗11天、泼尼松治疗两天(60mg,每天)后更换为甲强龙(1g,每天)治疗9天、免疫球蛋白5次、血浆置换4次后,患者的症状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在患者及家人要求下停止治疗后于第12天去世。

从本文的案例来看,K药使用后引起的重症肌无力较发生较早,且进展很快。患者在接受K药首剂治疗两周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并逐渐加重,入院进行激素治疗任务明显改善,最终12天后就去世了。国内外也报道过类似的多个案例,与本案例不同的是,患者最终都通过相关的治疗缓解。朱等人报道过一个既往有重症肌无力病史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病人在接受3次K药治疗后,迅速发生了声嘶、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通过血浆置换、IVIG和泼尼松(40mg每日)治疗改善。刘等人也报道过一位既往有重症肌无力病史的75岁男子的病例,,在接受K药治疗10天后,出现行走困难、颈部无力和上睑下垂症状,最终也通过IVIG、激素治疗缓解。

2.案例:使用K药2周后出现致死性肌炎

患者为一位83岁的中国女性,诊断为肾盂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在年6月出现血尿后,检查发现左肾肿瘤增大和新发肺结节,该病人既往没有任何自身免疫性疾病史。随后入组了一个单臂的K药(派姆单抗)试验组,治疗剂量为mg,每3周一次,并于年11月11日接受了第一剂K药治疗。随后就出现了甲亢,在医生评估后于年12月3日接受了第二剂K药治疗。

病人随后在第2周期的第9天出现新的1级局灶性疼痛,但临床检查仅提示左侧髂骨后区轻度压痛,X线平片无异常后予止痛药治疗,当时没有检测肌酸激酶(CK)水平。

在下一次检查中,出现了不对称的近端肌无力和双侧上睑下垂,但没有出现咳嗽或呼吸困难,也没有疲劳,皮疹等症状。肌电图显示多相小幅度运动单位电位,早期征象与肌炎一致,但患者及家属拒绝肌肉活检。实验室检查发现CK水平升高至U/L(正常范围[NR]20-),予静脉注射甲强龙(MP2mg/kg/d)治疗。检查发现抗核抗体呈阳性(在1:),而肌炎相关抗体和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阴性。根据结果综合诊断为K药导致的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

随后甲强龙冲击剂量升至mg/d,连续3天,CK水平迅速改善(至U/L,第5天)。但上睑下垂和近端肌无力症状并没有改善。入院第3天,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伴有多个房性早搏,检查发现肌钙蛋白I峰值为1.毫克/升、N端脑钠肽达到35,pg/mL(NR0-)、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保持在60%、肺动脉造影未显示任何肺栓塞,仅显示肺充血征象。随后予美托洛尔50mg控制心率,每日3次,

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后,患者继续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50mg/8小时,第6-10开始加入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共5天)治疗。但病情未控制住,发展为失代偿性呼吸酸中毒,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但不幸的是,病情持续恶化,呼吸衰竭加重,最终于年1月9日去世。

患者的CK水平变化情况

以上展示的2个案例结局都较为严重,也提示我们这种不涉及重要脏器起于周身肌肉无力症的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炎症,后续也会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结果,累及呼吸循环重要器官功能,是需要临床重视的一类自免炎症副反应。下面我们再看一下两个汇总型研究,探讨PD1药物治疗后出现神经肌肉毒性的临床特征及处理现状。

研究一.86例PD1引起的神经肌肉毒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第一项研究来自于美国AnnetteJohansen教授团队,他们分析了目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ingd.com/jyys/6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