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个八十来岁的老太太,儿女们对她格外孝顺,只要有个头痛脑热的,就扶着她看医生。老太太其实身体挺好,只是血压有点高,她自己说没啥感觉,也从不当一回事儿。儿女们却当作头等大事,说高血压是可怕的杀手,会造成心脏和肾功能衰竭,会发生脑出血……总之,一定要将血压降下来。医院开了降压药,很有效,血压从一百八降到一百二三。医生和家属们都很满意,老太太却从此感到头痛头昏恶心,就像晕车,想呕吐却又呕不出来,十分难受。
”图片来源: 专家对我说,有些医生总是机械地照搬标准,其实老年人血压升高,往往是血管硬化后人体的一种“积极反应”,否则就会导致供血不足。所以降压要慎重,不能一律按照书本规定的标准。
一个患者浑身肌肉痛得要命,医院都判定为“多发性肌炎”,可问题是无论怎样消炎,患者依然疼得要命,最终引起医生们高度重视。这个患者病症确实与“多发性肌炎”相似,可为什么用治疗“多发性肌炎”的方法无效呢?只有一个答案:诊断不准确。此时患者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从化验结果中可以看到,肌酸激酶已经超过正常人七八倍,患者甚至开始绝望了。
图片来源: 有时在公园或街路旁可以看到一些蹒跚的人,他们艰难地拖着僵硬的身子进行锻炼,然而无论怎样努力,也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是常见的中风患者后遗症。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一种观念:中风不死就是躺在床上的植物人,拖着半个身子活着算万幸。然而现代的医学治疗却大显神奇,一个突发大面积脑梗死医院,家属跟在后面绝望地哭泣着。患者已经牙关紧咬,瞳孔放大,昏死过去。但经过紧急抢救,这个“死了一大半”的患者很快就苏醒过来,而且能喝水,能活动。楼道里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死人也能救活了。
原来医生采取的是先进的“超早期静脉溶栓术”,也就是将溶栓药物注射进已经“梗死”的血管里,将里面凝结成豆腐脑状的血块溶化稀释,使血液重新流淌,给大脑供血。这种“溶栓术”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尤其显著。医生们告诉我,自从有了先进的“溶栓术”,每十个濒临死亡的脑梗患者,有六七个出现治愈的奇迹。我问为什么是六七个呢?医生说这要看患者的体质状况,是否还其他病症等。最重要的是时间,如果患者发病后医院抢救,就大有治愈希望;如果两个小时之内赶到,几乎可以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怪不得人们经常高喊:时间就是生命。
本文摘自《今晚报》年7月9日
购买《特别健康》杂志,